[导读] 专精特新企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、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。近年来,宁波通过坚持不懈的制度引领、政策扶持、服务支持,形成了具有较强区域集聚度、创新活跃度、风险抵抗力和行业影响力的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态势,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。近期,市发展规划研究院与市税务局组建联合课题组,运用税务大数据资源,梳理分析了2019-2023年宁波五批次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的产业协同发展现状。着眼于深化新质生产力发展布局,提出了以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为抓手加快推进宁波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思路对策。
本 期 视 点:
◆351家“小巨人”企业分属18个制造行业、3个服务行业和建筑业,其中制造业领域340家,主营产品不断趋于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技术领域,主要从属于化工新材料产业链、电子信息产业链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和高端装备细分领域产业链。
◆当前,产业发展逐步从横向规模扩张向纵向延伸转变。宁波“小巨人”企业聚焦细分领域,发挥“专精特新”优势,2023年面向下游实现销售收入1351.76亿元,面向上游合计采购1020.18亿元,增速远超规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,展现出强大的协作配套与带动能力。
◆2023年宁波“小巨人”企业本地采购额为479.08亿元,占采购总额的47%,本地化配套始终占据主导地位;江浙沪(不含宁波)地区采购占比为29.5%,两者合计占比达76.5%,基本构成完整的上游配套体系。
◆宁波“小巨人”企业的上下游协作网络逐步重构。化工原料行业强化区域协作配套,推动产业链在本地向下游延伸;电子设备、软件信息行业在加快本地下游应用的同时,加强与周边城市的上游协作配套;专用设备、橡胶塑料、金属制品行业本地化采购、国际化销售趋势逐步增强。
◆目前,宁波“小巨人”企业存在规模实力总体偏小偏弱、新兴服务培育发展相对滞后、创新资源持续投入力度有待加大、本地标志性产业链融入共建能力有待加强等问题。
◆研究提出了巩固提升硬核科技力量、加快发展优势产业链、进一步增强本地根植性、支持企业多技术路线融通发展、扩大协同创新生态圈、提升管理服务水平等对策建议。